首页 资讯 正文

专访伊朗夫妇丨“路上全是炸弹轰炸”,穿越战火来到昆明,被春城温暖打动

体育正文 255 0

专访伊朗夫妇丨“路上全是炸弹轰炸”,穿越战火来到昆明,被春城温暖打动

专访伊朗夫妇丨“路上全是炸弹轰炸”,穿越战火来到昆明,被春城温暖打动

6月24日下午(xiàwǔ),第9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圆满收官。在本届南博会中,一对穿越战火赶赴南博之约的(de)伊朗的夫妇(fūfù)备受市民网友关注。他们为什么要冒着战火赴约南博会?他们的货物是怎么运来的?卖完(màiwán)了吗?南博会结束以后他们怎么回去?……社交媒体上,满满都是网友们对夫妻俩(fūqīliǎ)的关心。带着这些问题(wèntí),云新闻记者对伊朗夫妇进行了专访。 云新闻:这是(zhèshì)第几次来参加南博会? 哈米德:我是第二次,妻子是第一次。我承诺要带这位艺术家(yìshùjiā)来看看中国的展会(zhǎnhuì)。 云新闻:伊朗夫妇是(shì)几号抵达昆明的? 哈米德 :6月21日下(xià)午,我们抵达昆明,在南博会执委会帮助下完成安检、展厅货物摆放,当天下午(xiàwǔ)4点开始参展。 云(yún)新闻:展会结束后,有什么打算?计划什么时候回国? 哈米德:我们(wǒmen)先赴西宁参加另一场交易会,再经土耳其辗转回国。目前还没有直飞(zhífēi)航班回伊朗。 云新闻:参展期间,什么事(shì)让你最难忘? 哈米德:最难忘的是那些突然(tūrán)流泪的顾客。她们听说了我们(wǒmen)的故事,专程到这里来看我们,我们互相(hùxiāng)拥抱,这一刻我真的感觉到,中国人就像我的家人一样。 6月24日下午,第9届中国—南亚博览会5号馆内一个来自伊朗的展位前始终排着长队。商人(shāngrén)哈米德(hāmǐdé)・哈桑内贾德(Hamid Hassannejad)和妻子纳斯塔兰(Nastaran)不断向排队的人群致谢。这对(duì)历经艰险来到昆明的伊朗夫妇,此刻(cǐkè)正被春城的温暖(wēnnuǎn)深深打动。 一诺千金——战火中的南博之约(nánbózhīyuē) "在战争发生前,我(wǒ)们就已决定(juédìng)要来参会。"哈米德轻轻拍了拍妻子,"我承诺要带这位艺术家(yìshùjiā)来看看中国的展会,我遵守了这个承诺。" 6月15日,伊朗(yīlǎng)夫妇从德黑兰开车(chē)启程。据了(le)解,伊朗遭以色列袭击后,关闭了领空,他们不得不(bùdébù)驾车绕道土耳其边境(biānjìng)。"车在半路抛锚后,我们徒步走了很久。"哈米德回忆道。经过6天5夜的辗转,从德黑兰到土耳其边境,再飞往上海转机昆明。6月21日下午,伊朗夫妇终于(zhōngyú)抵达昆明,来不及稍作休整,工作人员便马不停蹄地协调安检(ānjiǎn)、展厅布置等事宜。当夕阳第四次染红昆明天际线时,哈米德的展位终于准备就绪,此时距离南博会闭幕仅剩3天。 “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销售,才能弥补迟到(chídào)带来的(de)损失。”哈米德说。然而,语言障碍与支付方式的差异,让哈米德再次感到无力。 南博会(nánbóhuì)执委会得知后迅速响应(xiǎngyìng),即刻调配2名志愿者,帮忙(bāngmáng)现场翻译(fānyì)、兑换现金。志愿者还自发担任“推销员”,介绍起产品。不仅如此,伊朗夫妇耗时6天5夜赴约南博会的报道还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。 短短3天时间,在各方的(de)帮助下(xià),他们的400余件手工艺品(shǒugōngyìpǐn)就被抢购一空。拥挤的人群中,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轻声感叹:"这哪里是来参展,简直是现代版的‘丝绸之路’,最珍贵的还是这份友谊。" 云南温度——跨越语言的“家人式拥抱(yōngbào)” 每年的南博会现场,伊朗展位前色彩艳丽、形式独特(dútè)的毛毯、杯盘(bēipán)就十分受欢迎。“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南博会,感觉(gǎnjué)都非常好,这一次也特别好。”哈米德说。 "最难忘的(de)是那些突然流泪的顾客。"哈米德回忆时也显得很激动,"她们听说了我们的故事,专程到这里来看我们,我们互相(hùxiāng)拥抱,这一刻我真的感觉到,中国(zhōngguó)人就像我的家人一样(yīyàng)。"纳斯塔兰虽然语言不通,却细心扶起被碰倒的鲜花——这些(zhèxiē)来自陌生人的礼物,成为夫妇俩最珍贵的展品。 云南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支持:听说哈米德夫妇还没有开通线上收款(shōukuǎn)的功能,专门去取了现金来支持他们;习惯"砍价"的大妈主动放弃议价;大学生(dàxuéshēng)志愿者(zhìyuànzhě)帮忙翻译;更多人则送来了鲜花、水果等心意。 文山参展商陶旭不仅组织员工批量采购,更郑重地将刚在联合国亮相的麻栗坡老山茶赠予哈米德。“这茶,是(shì)和平的味道(wèidào),是中国人民的心意。”陶旭话音未落,哈米德的妻子已热泪盈眶。这份超越交易的情谊,让展位(zhǎnwèi)化作了中伊友谊的见证者(jiànzhèngzhě)。 市民宋维凤已是第二次光顾。6月23日,她在哈米德的展位买下(mǎixià)8块毯子,回到(huídào)家后,她将这段温暖的故事分享在了社交媒体(méitǐ)上,引发众多网友(wǎngyǒu)共鸣。本届南博会最后一天,她受网友所托,专程前来选购手工毛毯。 “刷视频偶然看到这个故事(gùshì),直接(zhíjiē)被破防了。”市民毛圣凯感慨道,不是世界和平(hépíng),而是我们生活在和平国家。此刻站在热闹的展位前,即便没买到商品,望着周围同样来帮忙的人群,毛圣凯心里满是温暖,“看到这么多人伸出援手(yuánshǒu),真的超感动。” 这份双向奔赴的善意,让昆明的六月洋溢着融融暖意(nuǎnyì)。 未来可期——从南博展台到创业梦想(mèngxiǎng) 谈及家乡亲人(qīnrén),夫妇脸上掠过一丝忧虑。展会后,他们将先赴西宁参加另一场交易会(jiāoyìhuì),再经土耳其辗转回国。"目前还没有直飞航班,我们必须陆路(lùlù)穿越边境。" 这次(zhècì)经历让哈米德(hāmǐdé)萌生了在中国创业的想法,他向云新闻记者展示着微信里新增的近百个联系人,"很多顾客都在询问后续购买渠道,我们计划在北京或(huò)上海成立贸易(màoyì)公司,专门引进伊朗手工艺品。"虽然具体方案尚未确定,但留在中国发展的决心已定。 据统计,在南博会(nánbóhuì)期间,哈米德带来的(de)(de)商品全部售罄,数百件承载着伊朗文化与工艺的特色商品,走进了中国(zhōngguó)百姓的家中。这一件件商品的背后,是无数中国友人的支持与关爱,更是中伊两国人民情谊的有力见证。 南博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(de)盛会(shènghuì),更是国际合作的桥梁。正如开幕式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(wángníng)所言,各方应像“走亲戚(zǒuqīnqī)”一样常来常往,开启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之旅。哈米德展位前涌动的人潮,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。在这里,没有国界的隔阂,只有心与心(xīnyǔxīn)的靠近;没有利益的博弈,只有情与情的交融。 当夕阳的(de)余晖洒在南博会的场馆,哈米德和妻子细心整理着现场游客和网友送给他俩的小礼物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这场跨越战火的奔赴,他不仅(bùjǐn)收获了(le)满满的订单,更收获了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。 临别之际,哈米德连用了四个"非常(fēicháng)"形容中国,他说(shuō),“very very very very kind”(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亲切友好)。这句(zhèjù)简单的评价,或许正是对这段(zhèduàn)跨越八千公里情谊的最好注解。 今年的南博会,伊朗夫妻和春城市民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(rén)。我们相信,云南和他的故事还在继续,以(yǐ)南博会为“媒(méi)”,“永不落幕(luòmù)的南博会”将持续拓展开放空间、释放发展潜力,续写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携手迈向繁荣未来的更多精彩故事。 此前(cǐqián)报道>>> 六天五夜!伊朗夫妇穿越(chuānyuè)战火来到昆明,只为了…… 来源:云南日报-云新闻 记者:陆橙 黄芳 李(lǐ)兴文 李喜翠 段冯媛 李春妮(lǐchūnnī) 邢路扬 邵琳鉴 万旭
专访伊朗夫妇丨“路上全是炸弹轰炸”,穿越战火来到昆明,被春城温暖打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